

舞臺燈光的顏色可以分為非彩色和彩色兩大類。非彩色指由白色、淺灰、灰色到深灰、直到黑色,叫做白黑系列。純白是理想的完全光反射的物體,其反射率為1;純黑是理想的無反射的物體,其反射率為0。所以,非彩色的白黑系列代表了物體對光反射率的變化。我們知道,光反射率與亮度成正比,室內(nèi)白色的墻壁和頂棚就可以得到較高的亮度。彩色是指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種顏色。彩色有三個特性:色調(diào)、明度和飽和度,稱為色彩三要素。

色調(diào)是表示呈現(xiàn)出的顏色。也就是各種不同顏色的名稱,如紅、綠、藍等。它與光的波長有關(guān)。明度(亮度)是表示顏色的明亮程度。不同色調(diào)的明度有所不同,即使同一色調(diào)因受物體表面的性質(zhì)和光線強弱不同也會產(chǎn)生明暗、深淺的差別。如同樣是黃色,可以有淺黃、中黃、深黃等。
飽和度(彩度)表示顏色的深淺(濃淡),也可以說是彩色的純度、鮮艷的程度。飽和度越高,彩色顯得越深(濃),可見光中各種單色光是較飽和的彩色。當(dāng)光譜色中摻入的白光越多,就越不飽和。例如紅色光要比粉紅色光的飽和度高,因為粉紅色光中摻入了白光。一般說來,同一色調(diào)中,明度改變時,飽和度也隨之改變,但明度的增大或減少其飽和度都降低,只有明度適中時飽和度(純度)才較大。不過給人的感覺中,總是覺得總是明度大的顏色看起來鮮艷些。
舞臺燈光三原色和配色方法:
紅色、綠色、藍色被稱為三原色。這三種顏色按不同比例混合,能產(chǎn)生各種顏色。彩色混合有兩種基本方法:加色法混合和減色法混合。
所謂加色法混合就是當(dāng)不同色彩的光線混合時,它們把各自在光譜中所占部分加在一起,從而產(chǎn)生一種新的混合顏色的方法。表明光加色混合的成色關(guān)系。紅、綠、藍三種原色光等量混合時可得:
紅光+綠光=黃光綠光+藍光=青光
綠光+紅光=品紅光紅光+綠光+藍光=白光
如果不等量三原色光混合時,就可以得到各種中間色,例如:
紅光多+綠光少=橙光
紅光多+藍光少=粉紅光
減色法混合就是不同顏色混合時,它們各自從入射光中有選擇的吸收它們在光譜中所占的相應(yīng)部分,而產(chǎn)生一種合成的彩色效果的方法。任何兩種色光相加后如能產(chǎn)生白光,這兩種色光就互稱補色光(互補色)。如黃與藍互為補色,青與紅互為補色,品紅與綠互為補色。所以,黃、青、品紅分別稱為減藍、減紅、減綠,也就是說三種補色均是由白光減去一種相應(yīng)的原色而成的。因此黃、青、品紅可稱為減色法三原色。
當(dāng)黃、品紅、青三個減色法原色重疊在一起就會產(chǎn)生黑色。在減色法過程中,三個減法原色的密度變化分別控制著紅、綠、藍的吸收比例,從而得出各種混合色,可達到與加色法混合的同樣效果。
純度表現(xiàn)出來,還受到色彩在畫面中占據(jù)面積大小的影響。面積大的顯得重些并比面積小的色彩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