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色又稱音品,由聲音波形的諧波頻譜和包絡決定。聲音波形的基頻所產(chǎn)生的聽得較清楚的音稱為基音,各次諧波的微小振動所產(chǎn)生的聲音稱泛音。單一頻率的音稱為純音,具有諧波的音稱為復音。音色,是一種描述樂器發(fā)音品質(zhì)的術語,由于每種樂器都有自己的頻譜分布特征,因而同一種樂器的發(fā)音在不同的音區(qū)內(nèi),起音感雖然不一定一致,但其音色大體一致。表述音色特征的術語一般都與樂器的關系密切。音色術語一般要比音感豐富一些,其間的關聯(lián)有以下幾種情形:
1·沉悶:悶這種音感是同20赫茲左右的頻率賦予的,而高于80赫茲時,音感就會偏厚,因此具有沉悶感的音響一般基頻很低,而且很少有豐富的泛音成分,具有此音感特征的樂器音源一般都是低音樂器的低音區(qū)。
2·沉重:單純從音感方面來看,沉重感是80赫茲頻點處所特有的音感效果,而從音型特征上來看,短促的低音打擊音型樂器具有更強烈的重感效果。
3·低沉:低沉常用于形容比沉悶稍豐厚的音響,他的基頻可能與沉悶的音響一樣,但其高次諧波大多都比沉悶的音響豐富一些。
4·深沉:這是一種帶有感情味的形容詞,常用于表述具有色彩性的“松蕩”的低頻響應,其基頻比低沉的音響稍高一些。一般具有深沉感的樂器,較典型的就是大提琴和簫的低音區(qū)。
5·渾厚:這種音感是頻譜較寬的音源所具有的特征,所以渾厚的音感一般都是形容基頻較低,頻譜較寬的音源。
6·淳厚:淳厚是指具有較高融合性的低頻音響,具有淳厚感的典型音源,是鋼片琴的低音區(qū)。
7·豐滿:這是頻率在100~250赫茲之間的音源所具有的音感特征,一般發(fā)音在此頻段內(nèi)的音源,都必然會有豐富的音感效果。
8·寬厚:豐滿的音源如果頻譜更寬一些,就會產(chǎn)生寬厚的音感效果。
9·飽滿:這是一種叫強勁度的低頻音響,,一般加置有“渦輪失真”效果的電貝司,此音感特征非常明顯。
10·明亮:一般當樂音的基頻高于500赫茲以上時,就會變的明快起來,甚至高到7500赫茲處時,我們也不能說它不明亮,所以音源的明亮感是一種比較通泛的形容詞。明亮感在2800赫茲頻點處較為明顯。
11·響亮:常用于形容帶頸度的高明度音響,并且當頻譜高出4000赫茲以上時,音源就不具有此音感特征了。
12·宏亮:直待有一定融合性的高明亮音響。
13·圓潤:指比較柔和的高明亮度音響。
14·柔和:與圓潤相比,柔和感更偏于暗悶,是一種相對低明亮度的音響。
音色的影響因素也要注意:
一·信號源
功放的作用就是把微弱的電平信號源放大輸出給音箱,然后由音箱里的喇叭單元的振動的頻率快慢來發(fā)出各種頻率的聲音,也就是我們聽到的高、中、低音,如果信號源有雜音(失真)或通過壓縮以后丟失了某些信號成分,通過功放功率放大以后,這些雜音就會放大的更大,丟失的成分就放不出來,所以在我們評價音響時用的音源好壞很關鍵。
二·器材本身
也就是說功放要信噪比高、有效頻響要寬、失真度底,音箱有效頻率要寬、頻響曲線要平坦,頻響能達到20Hz--20KHz的音響可以說是很不錯的,目前一只音箱能達到20Hz--20KHz+3%dB的是少之又少,市面上有好多音響說高頻能達到30甚至40KHz,這說明音響品質(zhì)是在不斷的進步,但是我們正常人的耳朵超過20KHz以上的信號是很難分辨出來,所以追求一些我們聽不到的超高頻也沒必要,只有頻響寬曲線平坦才能逼真的再現(xiàn)原聲,功率方面就要看使用面積的大小而定,要成正比,如果面積太小功率太大,聲壓一大就會造成太多的反射聲,使音色變得渾濁不清,反之則聲壓不夠。功放功率比音箱功率在阻抗匹配時較好大20%到50%這樣低音會結實有力些,中高音層次會較清晰,聲壓大時沒那么容易失真。
三·使用者本身
有些人買音響是為了擺設,有些人是為了欣賞音樂、還有一種是為了顯耀,簡單點說如果一個人如果連高低音都分不清楚的話,能聽出什么是好的音質(zhì)嗎?除了會聽還得會用,有些人音響裝好后,安裝技師調(diào)好效果簡單講講,結果是有一天不小心誰好奇去動了一些旋鈕,效果大家就可想而知了,這里并不是說要懂什么技術,就像我們開車一樣起碼要弄懂各個開關、按鈕、旋鈕是什么作用,才能發(fā)揮這個車的性能和使用安全。
四·使用環(huán)境
大家都知道空房間沒住人時,擊掌、說話時回音特別大,這是因為房間六面沒有吸音材料或吸音不夠,反射聲造成的。音響也一樣,如果吸音不好放出來的聲音就不好聽,尤其是聲音稍大就會很渾濁刺耳,當然有些人說家里不可能搞的象專業(yè)試音室一樣,其實只要下一點心思、花點錢就能搞好比如:在面積較大的墻面掛一幅刺繡圖畫有好看又吸音,玻璃窗掛厚一點的棉質(zhì)窗簾,在就是地面上鋪地毯,哪怕是地面中間鋪一塊裝飾地毯效果都會出人意外,如果要做的更好可在墻上或頂?shù)跻恍┸浶圆还饣难b飾品,既美觀,又減少反射,一舉兩得。 |